地下連續(xù)墻施工中泥漿的配制及處理方法
地下連續(xù)墻泥漿具有維護槽壁的穩(wěn)定、防止槽壁坍塌、懸浮巖屑和冷卻、潤滑鉆頭的作用。泥漿質量的優(yōu)劣直接關系著成槽速度的快慢,也直接關系著墻體質量、墻底與基巖接合質量以及墻段間接縫的質量。因此在地下連續(xù)墻施工之前泥漿的配制及處理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1.應對造漿黏土進行認真選擇,一般應選用膨潤土造漿,并在施工前進行造漿率和造漿性能試驗。
2. 配制泥漿前,應根據地質條件、成槽方法和用途等進行泥漿配合比設計,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。其性能指標應符合表3.4.6.2 的規(guī)定。新拌制的泥漿應存放24h 或加分散劑,使膨潤土充分水化后方可使用。
3. 施工場地應設置足夠施工使用的泥漿配制、循環(huán)和凈化系統(tǒng)場地。泥漿池應加設防雨棚,施工場地應設集水井和排水溝,防止雨水和地表水污染泥漿,同時也防止泥漿污染場地,做到文明生產。
4. 不同施工階段的泥漿性能指標的測定項目應按下列要求進行:
(1)在鑒定黏土的造漿性能和確定泥漿配合比時,均應測定泥漿的黏度、相對密度、含砂量、穩(wěn)定性、膠體率、靜切力、失水量、泥皮厚度和pH 值;
(2))槽后,測定槽底以上0.2~1.0m 處泥漿的相對密度、含砂率和黏度。
5. 施式期間,槽內泥漿面必須高于地下水位1.0m 以上, 并且不低于導墻頂面0.5m。
6. 施工過程中,應經常測定和調節(jié)泥漿性能,使其適應不同地層的鉆進要求。
(1)對于覆蓋層(即人工填土部分)泥漿黏度要適當大些,可達25~30s 甚至更大,失水量和泥皮厚度要小一些。
(2)對于黏土層, 泥漿黏度可小一些,濃度也可稀一些。當黏度過高時,可用分散劑和加水稀釋,但應禁止直接向槽內加清水, 而應將水加進池內,經充分攪拌后再用。
(3)對于砂層,泥漿黏度應大些,深度也可大些,失水量和泥皮厚度要小一些, 在地下水特加緊豐富的地層中要采用高黏度高濃度泥漿。
(4)對于滲透性極高的地層, 泥漿可能漏失, 可用高黏度泥漿, 或在泥漿中添加堵漏材料, 如鋸末和其他纖維物質,也可以直接往槽內投黏土球,在制作黏土球時,可往土中加適量的Na-CMC。
7. 當泥漿受水泥污染時,黏度會急劇升高,可用Na2C03 和FeL((鐵鉻鹽) 進行稀釋。如果泥漿過分凝膠化時,就要把泥漿廢棄。
(1)當泥漿受海水污染時,可用海水造漿,并加入抗鹽CMC。
(2)當泥漿受其他鹽類污染時,可用腐植酸鈉或FCL 處理。
(3)當鉆進頁巖時,頁巖會遇水膨脹剝落,要用CMC 降低失水量和泥皮厚度。
8. 施工現(xiàn)場應有足夠的泥漿儲備量,以滿足成槽、清槽的需要以及失漿時的應急需要。泥漿池的數量至少要放置4 個,總容量應能滿足1~2d 挖槽和清槽用漿量。
9. 在清槽過程中應不斷置換泥漿。清槽后,槽底以上0.2~1.0 m 處的泥漿相對密度應小于1.2,含砂量不大于8%,黏度不大于28s。
地下連續(xù)墻施工中泥漿使用后的處理方法
地下連續(xù)墻施工中泥漿應進行凈化回收重復使用。泥漿的配置完成后泥漿凈化回收可采用振動篩、旋流器、流槽、沉淀池或強制脫水等方法。廢棄泥漿和殘渣,應按環(huán)境保護的有關規(guī)定處理。相對其他泥漿處理方法,采用專門配套的泥漿凈化回收設備,能大大提升泥漿循環(huán)處理速度和效率,確保連續(xù)墻施工正常高效進行。正道能源公司專門針對地下連續(xù)墻施工特點設計研發(fā)的配套的泥漿凈化回收設備及系統(tǒng),在連續(xù)墻施工領域泥漿處理方面有很多成功應用案例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